手打书 > 都市言情 > 这个中医好年轻 > 012 初步成功的中医馆

012 初步成功的中医馆(2 / 5)

调剂师刘宁宁和徐菲,其中以刘宁宁为主,负责调剂和收银。

刘宁宁和陈瑾年纪相仿,长得比陈瑾略高略壮实些,是中药学专业毕业的,去年报考了执业药师,只通过了一门,今年冬天将接着考剩下三门。

徐菲年纪大些,三十岁左右,不是医药相关专业人员,所以只是辅助刘宁宁调剂,并且负责煎药和打扫卫生等杂活。

医疗方面的主力是老板贺敬松自己,这就免去了高薪聘请专家教授的费用。

整个医馆给人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

先做好,再做大,没有一开始就贪多托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也降低了资金链紧张的几率,促使盈利阶段的提前到来,在开业一年左右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第三,病人资源充足。

城南区没什么有名气的中医,离市里又比较远,一般人没有大毛病没必要跑一趟市里到省中医、市中医、省立医院等大医院看病,所以并不缺病号资源。

第四,服务态度好,且疗效还不错。

由于是给自己干活,贺敬松看病很是用心,借着曾经的那点中医基础,加上临床多年的医患沟通技术,很快掌握了些中医的看病技巧。不管效果好不好,方子开出去中药卖出去再说,然后再来个定期回访——

疗效好的得乘胜追击,让病人趁热打铁接着吃药,一鼓作气把病根治;疗效不好的,得传达足够的重视和关怀之情,让病人都不好意思不回来复诊,然后说服病人继续接受治疗……

而且为了提高医术,贺敬松买了很多可以快速提高中医医术的书籍。虽然被西化多年,连续不断孜孜不倦地重新学习中医知识,让他的临床疗效虽然不太理想,却也在日益提高。

这个中医馆初步成功的案例,是很值得借鉴的。

目睹了一个中医馆从起步到初步成功,这些经验总结也是陈瑾这一年里最大的收获之一。

只是这时候的她,还是一个挺天真挺单纯的小青年中医,还看不到非常重要的第五点

最新小说: 赤瞳妖医 邪恶轶事 无限战劫 到点了,我该戴上蝙蝠头套了 舰娘寻回之旅 开局两百斤胖子,后期赢麻了都! 聊天修真群 崛起在大明 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 大明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