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教材不行,还得有配套的“练习册”和“工具书”啊!
比如,我想把我画的那些思维导图整理成册,方便随时翻阅。我还想把我总结的“高频考点”(虽然现在只是基于有限信息的猜测)单独列出来。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批量复制。
总不能每张图都手绘吧?效率太低了!
打印机?别想了。
雕版印刷?
我考察了一下。这时代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存在,但主要是官府印经书或者大书坊印畅销话本用的。私人搞这个,成本高,技术门槛也高。找人刻一套《论语》思维导图?估计得把我爹那点微薄的俸禄全搭进去!
而且,雕版是死板的,没法随时修改更新,不符合我“持续迭代优化”的理念。
有没有更灵活、成本更低的方法?
我想到了……蜡版印刷!
虽然我没亲手搞过,但原理似乎不难:在蜡板上刻字(反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压……
说干就干!
我让李四去市集上帮我买蜡烛和一块平整的小木板。
蜡烛融化,均匀地涂在木板上,冷却后形成一层蜡膜。
然后是最难的一步:刻字。
我没有铁笔,就找了根粗点的缝衣针,磨了磨尖。
在蜡板上刻反字,这技术难度……超乎想象!
刻了好几次,不是刻歪了,就是刻漏了,要么就是把蜡层刮破了。好不容易刻好一个简单的“仁”字结构图,手都快抽筋了。
接下来是刷墨。我用毛笔蘸了点墨,小心翼翼地刷在蜡板上。
铺上纸,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压上去。
满怀期待地揭开纸……
一坨黑乎乎的玩意儿!
墨要么太厚,糊成一团;要么太薄,印迹不清。刻痕里的墨也没能均匀地转移到纸上。
“失败!”
我不信邪,调整墨的浓稠度,改变按压的力度,又试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