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所以多处布置,同时发动,大有收网定案之势。前期工作准备已足,疑状已现,等这些押送货物的人身上的公验和过所被查出来,那就是证验相覆!(不是符,覆是中古律案中常用词,这里是指重验之后相合的意思)就可以对王扬用刑!甚至可以对柳惔用刑!到时还怕他们不招?
可现在这些押送货物的人连公验和过所都没带,那怎么证明他们要贩货至蛮?
布置了这么久,阵势搞得这样大,还抓了这么多人,岂不都成笑话了?
成笑话还在其次,最关键是如何收场?
琅琊王氏、河东柳氏都下了狱,一个非刺史府不听传,一个是国公嫡子,六品清官(清贵官),郡府把典签令状都搬出来了,越过巴东王,以雷霆之势出手,结果什么都没抓到?事情要坏呀......
最紧张的莫过于年轻法吏了,他是长史一手提拔上来的。所以不管敌人是谁,只要能讨好长史,他都敢去咬。因为他知道,只要长史在,自己就在;长史升,他也跟着升。可如果此案真的翻转,只怕长史也难全身而退。自己是长史死党,又岂能独善......
第2/2页)
他脱口道:“你们把公验和过所藏起来,准备兵分两路,等出了城之后再找机会汇合,是不是?!”
王扬像看白痴一样看向他:“你还有脸跟着办案,不讲证据讲故事?”
法吏心情慌乱,被王扬羞辱之后,竟连生气也忘了。
刘寅脸色阴云密布,再次问道:“为什么不带公验和过所?”
王扬脸上露出一抹不解的神色:“又不出江陵,带那些东西干嘛?”
刘寅身子前倾,手肘压在公案上:“那你要送到哪?”
王扬眨眨眼睛:“临江货栈啊。”
“不可能!”刘寅声音沉顿。
“怎么不可能?我在临江货栈有仓库,送库里存起来,有什么不行?”
刘寅眼神如刀般锋利:“送临江货栈为什么带那么多干粮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