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陈顾瞪大了眼睛,一脸惊喜地道:“对了,兄长,我想起一人,或许对你有帮助,此人现正在北府军中任职。”
“哦,他能帮上我什么?”陈望淡淡地道。
陈顾笑道:“那还是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你召我回谯郡,路过京口,孙无终前来相送,走在街头,遇到刁逵——”
“他不是以前我们兖州主簿刁彝之子吗?听闻现今投靠桓玄门下,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是他,是这小子,他当时抓住一个欠他钱的农民叫刘裕,我路过时正在鞭挞那人,被我救下,因急着要走就先命他投效孙无终军中。”
“后来呢?”
“也是那一年底,孙恩开始叛乱,朝廷派谢琰、刘牢之率军平叛,孙无终把刘裕举荐给了刘牢之北府军任参军,前段时间这小子还给我来信,说对刘牢之甚为失望,想要来谯郡投靠。”
陈望笑着又问道:“这个刘裕我依稀觉得耳熟,哈哈,你就这么欣赏他吗?”
“哎呀,兄长,其他方面可能我不如你,但是不是当兵的料子,小弟是一眼便能看出。当年我从刁逵手里解救他,就看他不是俗人,稍加历练将来一定能成为大将。”
提起刘裕,陈顾兴奋异常,得意洋洋,侃侃而谈,“兄长这些年闭门不出,一些小人物可能不知,我闻这刘裕在剿灭孙恩之役中可算是大放异彩,声名远播了。”
陈望也感兴趣了起来,一边示意陈顾喝茶,一边道:“说说看,他多大年龄了?”
“现在应该是……四十岁了吧……”
“哈哈,这个年龄有些大了啊。”
“我闻那年年底,刘牢之派他带领三十人充作斥候小队,前往打探孙恩军情,恰被孙恩手下哨骑千余人撞上,两下就打了起来,刘裕手下三十人都战死了,兄长,你猜后来怎么着?”
“刘裕被俘还是逃跑了?”
“哈哈,都不是,这小子手舞一杆长刀,步战这上千人,竟然把他们打得大败,刘牢之之子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