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森知道,既然方案已经确定了,那重要的就是执行。他要快刀斩乱麻,不能拖泥带水,这项工作不结束,公司就安定不下来,全体职工的心态也稳定不下来。
设定了指标,设定了完成的期限,就分解到了各个基层单位。有些人,今天,还在研究落实减员的方案,明天,自己就成了被减员的对像。有些人今天还在加班,明天就没有了工作。
改革就是这么残酷,残酷到你猝不及防,残酷到你只能勇敢的面对。有些人,原来就有离开公司的想法,正好,这时有了补偿的好政策,就主动的离开了。
无论主动走的这部分人,是不是企业的骨干,会不会影响单位的工作,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在减员工作的面前,至少,他给领导减轻了一定的压力。
方案上要求关键的技术岗位和重要的管理人员不能走,可在减员的时候,能主动走一个,就可以少减一分压力。况且,主动想走的人,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后路。
如果,你要是不让人家走,就是断了人家的一条路。你要断人家路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给人家一个承诺。可在现实中,你又能给人家什么样的承诺哪?如果人家在这里发展不好,就会恨你一辈子。
所以,各单位的领导,都面对着同样的压力。下决心要走的人,你要是不放人家走,就会得罪人家。想留下的人,你把人家给减掉了,一样也会得罪人家。砸人家饭碗的活,怎么说也不是一个好活。
就算这活不好干,但,你是单位的领导,这个活你也得干。最后,各单位领导,把这个活干的都很漂亮。因为,大家互相的学习,都用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指标层层下压。
压到不能再压的基层,大家几乎都采取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群众投票。虽然,方案上要求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进行优化。可原则不过就是原则,那个尺度太宽泛,谁也无法把握。
因为,在任何的一个单位里,无论是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优秀的人,往往也就是那百分之十左右的人。而百分之九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