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和看法。
随着帝国殖民时代的开始,森严的等级制度将被压迫者转移到了非华裔的外族和殖民地次等人(奴隶)身上,帝国的思想家们也隧着帝国政府的步伐,将尖锐的矛头转移对外。
从神武十年开始,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首的激进分子开始论证新的思想理论,他们以儒教为基础,修改成国内和国外两种思想。国内为华族平等型,华裔士农工商一律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点已经实现。国外为华族至上型,针对次等民族实行严格的士农工商等级制度。将儒教学说传播出去,期望打造大中华共荣圈。
神武十二年,帝国本土儒教学者同这些激进派思想家们联合起来,成立中华帝国儒教教派,对内推行改良后的儒家思想,对外推行加强版的儒教思想。
九月,由黄宗羲亲自率领的第一支儒教队伍,共计七十五人,开始在吕宋殖民地传教。他们在马尼拉将原本的西班牙人天主大教堂改为了儒教大教堂,并成立了孔子学院,借助吕宋殖民总督府的力量,强制、半强制的推行儒教思想。
紧随其后,中华帝国政府认为在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之后,如果加上思想文化侵略将会稳固殖民地统治。同时,中华帝国的儒教传教士也会把东方的理念传播到西方世界,增强中华帝国在欧洲国家当中的影响力。
于是,中华帝国政府成立儒教基金会,由帝国政府专项拨款,用于支持帝国的传教士们到全世界传播儒教学术,弘扬中华帝国的威名。
有了国家资金的帮助,帝国的儒教传教士队伍迅速膨胀,先挤兑欧洲在华的传教士,然后再走出国门,开始大规模的向西方思想界入侵。
事实上,中国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不是只有“四大发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对于人类近代文明也有过积极的贡献。
早在前朝明,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明朝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欧洲,在那里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