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体认天理篇
人们通过三种途径可以成为善良贤明之人——本性、习惯和理性。
理性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实践的理性,一是思辨的理性。
虽然人们的欲望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满足,可能只需要很少几个钱。但欲望本质上是无止境的,而且大多数人就是为着自己的欲望活着。
人如果处于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状态,就难免受植根于每一个人内心的卑鄙和邪恶的蒙蔽。
幸福的生活永远不属于那些拥有超过必需限度的外在诸善,而在德性方面却很欠缺的人。
幸福就其本质而言,是德性的完满运用和实现活动。
离开了德性就没有幸福可言。
幸福的生活在于无忧无虑的德性,而德性又在于中庸,那么中庸的生活就必然是最优良的生活——人人都有可能达到这种中庸。
无论对于城邦还是对于政体来说,德性与邪恶的标准都是同一的,政体可以说是城邦的一种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实现了某种中庸的政体就必然是最优良的政体。
礼乐教化篇
城邦应当进行一种教育——既不立足于使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
教育不能仅以一种德性的培养为目标,也不能只侧重于一种德性的培养。
至于心灵的培养,它不仅包含高尚,而且包含愉悦,而幸福的心灵就是由高尚和愉悦构成的。
人如果趋于完善就是最优良的动物,而一旦脱离法律和公正就是最恶劣的动物。被武装起来的不公正会造成更大的危险,而人一出生便装备有智能和德性这样的武器。人们为了达到最邪恶的目的是有可能使用这些武器的。
人的思想和身体不宜同时操劳,两种劳动在本质上是矛盾的,身体的劳累会妨碍思想。思想的劳累妨碍身体。
今天的人们修习音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