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共有一切的那种极端一致性也不可能是某种善。因为我们已经说过,这种一致性导致的是个人而不是城邦,但仅就自足而论,家庭比个人自足,而城邦比家庭自足。而自足往往就是人们欲求的某种善。
一个城邦要想变得善良,参加城邦政体的公民就必须是善良的。
欲望是带有兽性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需要均衡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们的欲望。
城邦的勇敢、公正和明智与每个人的勇敢、公正和明智一样,能帮助其自身实现幸福。
家庭是共同体的基础。
政治学所追求的善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不管什么城邦,其实都是一种共同体。而人们之所以要建立一种共同体,则是为了某种善的目的。因为很显然,人们的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某种善,不为了某种善的人类行为是不存在的,建立共同体的行为也不例外。由此可以推知,人们建立最崇高、最有权威的共同体的目的,就在于人们有追求至善的愿望。城邦作为最崇高、最有权威的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它的目的就在于至善。
知行合一篇
德性一旦被武装起来,就会获得一种极大的力量,而最大的力量总是与最好的德性同在,即力量意味着德性。
每个人的幸福,正好与他们具备的德性和实践智慧,以及在这两者的指导下行事的能力成正比。
没有德性和实践智慧,无论是个人还是城邦,都不可能有高尚的行为。
我们知道,所有出境优越的人都会做两件事,一是选择了正确的人生目的和行为目标,二是发现有助于达到此目的或目标的行为方式。
现在需要考虑的是,理性的教导在先,还是习惯的教导在先。无论如何,这两者需要彼此一致,一致之后才能产生出最佳的效果。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