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报应,就冲了我来,娘什么都不晓得地。”在一股既酸楚又欣慰的情绪中,她闭上眼,在娘柔软的怀中,睡得香甜。
第二天,她的病就好了。
一路上,甘梅勤快着呢,娘俩个不知把几位东家伺候得多美意。连崔启年都说,“该加工钱。”
车轮滚滚地轧过土泥小道,再过得几天,也就到了目的地。
昔日屈原大夫在《天问》中曾言。“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说的是老寿星彭祖的故事,民间传说里都云他活了八百岁,历经尧舜夏商四代,简直是活神仙哩!
彭祖不但命长,还善庖厨,当初献了雉羹----也就是砂锅炖野鸡----给唐尧享用。肉嫩滑汤鲜美。滋味悠长,尧帝吃对了胃口。本来胀气厌食的病疾居然好转了,大喜之下,封赏了采邑给彭大厨子,这郡国,便是今时的彭城。
恰逢佳节来临,这时候中秋虽无后世那般隆重,但也有了此际祭祖的传统,彭城人都说彭祖乃老祖宗,连家庙地牌位都刻着他的姓氏呢。
无论在哪里,有人情关系就是顺畅,在糜竺的引见下,当天午时,李臣就成了徐州刺史陶谦的座上宾客。
陶谦喜清静,时常去浮屠寺中小住几天,此际正在寺庙中暂住,与主持聊聊典籍,偷得几日闲暇。(
正赶上吃饭的钟点,此庙奉的是小乘佛学,不忌荤腥,只讲究三净肉的说法,既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己所杀,满桌的菜肴精巧可人,只不过虽有肉,却熬掉了膏脂,又多加黄芪、黄精,清汤寡油,名为药膳。
“此寺的药膳,整个彭城都是出名的,滋补元气大有妙处。”糜竺笑道,很是用了几碗,“每次来,我都会品尝一番,这遭沾刺史大人地光,乃主持大师亲手调制,等闲都是吃不到的。“怎地菜里加草皮烂树根?”崔启年这泥巴腿子吃不惯,苦着张脸,又夹了几筷子菜,眼神瞟向后堂,琢磨李小子怎地还没出来,想必他也觉得吃不饱的,正好一道去寻家馆子,来点肥肉美酒,痛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