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五千余人。消息传开,江东震动,各郡县纷纷归附。
战后清点俘虏时,秦毅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太史慈。
此人乃东莱豪杰,勇武过人。秦毅向孙策介绍,若能收服,必为大将之才。
孙策亲自为太史慈松绑:闻子义兄勇冠三军,策心慕已久。今不得已兵戎相见,实非所愿。
太史慈冷然道:既为阶下囚,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孙策不以为忤,反而大笑:子义兄真豪杰也!策欲与兄共谋大事,不知意下如何?
太史慈见孙策气度不凡,又闻其善待俘虏,最终答应归顺。这一变化令秦毅欣喜——历史上太史慈与孙策惺惺相惜,但始终未能长期效力东吴。如今这一遗憾得以弥补。
大败袁术后,孙策威名更盛,被推为讨逆将军,领吴侯,实际控制了江东六郡。但秦毅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地广不足喜,民富方能国强。一次军政会议上,秦毅直言,当务之急是恢复生产,安定民心。
孙策深以为然:先生有何良策?
秦毅取出一卷图册:此乃《富民十策》,请少主过目。
这十策包括: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鼓励商贸、设立医馆等。其中大部分是秦毅根据现代知识,结合当时条件改良而成。
这曲辕犁是何物?周瑜好奇地问。
秦毅解释道:传统直辕犁转弯困难,效率低下。曲辕犁转向灵活,可节省一半畜力,提高耕作效率。
孙策拍案叫绝:妙极!立即命工匠赶制,分发各县。
在农业改革的同时,秦毅还着手建立一套简易的医疗体系。他在各郡设立医馆,培养郎中,推广消毒、缝合等基本医疗技术。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却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
先生这些奇思妙想,从何而来?一次巡视途中,周瑜忍不住问道。
秦毅早已准备好说辞:家师游历西域,见多识广。这些技术在异域已有应用,只是尚未传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