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工会议上强调,“我们不是来找麻烦的,是帮助企业和工人建立更和谐的劳动关系。“
调研工作比预想的顺利。令他们意外的是,不少企业HR对调研表现出了积极配合的态度。
“其实我们也头疼劳务派遣公司的猫腻。“一家电子厂的人事经理坦言,“出了问题,工人找我们闹,实际责任在派遣公司,最后两头不讨好。“
调研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试“劳务外包“替代“劳务派遣“。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法律关系完全不同。
“这算不算规避法律?“大学生志愿者小王困惑地问。
林晓雯翻着劳动法条文:“要看具体操作。合法外包是允许的,但如果是假外包真派遣,就属于违法。“
调研进行到第二周,他们发现了一个典型案例:某科技公司将整个保洁部门“外包“给一家物业公司,但实际管理完全由科技公司负责,连考勤都用同一套系统。
“这就是典型的''假外包真派遣''。“杨志强指着收集到的证据说,“工人权益更没保障了。“
老赵抽着烟,眉头紧锁:“老把戏换新花样啊。得想个办法应对。“
当晚,互助社召开紧急会议。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普及这种新型侵权模式的特征和危害。
“光发传单不够,“林晓雯咬着笔帽,“得搞点更直观的。“
杨志强灵光一闪:“拍个短视频怎么样?用真实案例改编,在工人集中的地方播放。“
这个提议得到一致赞同。恰好志愿者中有个学影视专业的大学生小刘,自告奋勇担纲导演。
拍摄过程充满乐趣和挑战。老赵扮演黑心企业主管,夸张的表演常常引发笑场;林晓雯则负责剧本,把法律条文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对话;杨志强客串维权顾问,指导“受害工人“如何收集证据。
“停!赵叔,你说''这都是合法操作''时不要太得意,要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小刘导演认真地指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