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优良桑树、蚕种;派“技术员”(农学吏)下乡指导,推广标准化养殖、缫丝技术。
产业链整合与升级:鼓励兴办丝绸作坊(官督民办或民营),提供税收优惠;制定统一质量标准(“大煜优选”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
市场开拓与流通:由官府牵头,组织商队,打通与府城、省城的商路;建立“桑蚕交易市场”,规范交易秩序,发布“市场行情信息”(用告示)。
风险防控与保障:建立“桑蚕保险基金”(这个太超前,改成:官府设立专项储备金,用于灾后补助和低息借贷);加强病虫害预警和防治。
他写得酣畅淋漓,差点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都写出来了。为了掩饰,他刻意放慢速度,加入了一些“圣人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语有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之类的“废话文学”,努力让文章显得“古朴”一点。
两个时辰刚过大半,林青风已经完成了所有题目,并且快速进行了两轮“代码审查”(检查错别字、语句、逻辑)。确认无误后,他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
环顾四周,大部分考生还在埋头苦思,或者对着卷子唉声叹气。张夫子和另一位考官正踱步巡视,表情严肃。
林青风站起身,拿起卷子,在众人或惊讶、或不解、或嫉妒的目光注视下,第一个走向讲台,将卷子恭敬地呈上。
走出考场,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林青风长舒一口气,感觉大脑因为高速运转而有些发烫,尤其是写诗那部分,简直耗尽了他毕生的“文学细胞”。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扇隔绝了喧嚣的考场大门,以及里面正在决定他命运的考官们。
那份“风格迥异”的答卷,究竟会得到怎样的评价?那首“平平无奇”的春雨诗,会不会直接让他名落孙山?那份“信息量爆炸”的桑蚕策,是会被视为“奇才”还是“狂生”?
他心里,还真有点没底。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