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外套,路宽在书房的剧本初稿前坐定。
他突然掏出刘伊妃此前给他绣的小香包放在鼻尖,清亮的薄荷味道提神醒脑。
面前刘恒提交的剧本稿纸上,已经满是他的修改批示了。
如果说前世裤子的大地震是改编自《余震》,那么这一世的路版《塘山大地震》的构思则来自于阿巴斯的《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讲的是1990年伊朗的7.3级地震。
主角得知曾拍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柯盖尔小镇受灾严重,便带着儿子布亚开着一辆黄色轿车前往灾区,去寻找在那部电影中出演的两位生死未卜的小演员。
这部公路片的剧情结构非常简单,是单线叙事。
主角一路上遇到了一家16口全部被倒塌的房屋压死的老妇人;
遇到地震中仍然保持乐观,失去了妹妹和三个外甥,仍在安装电视天线看90年世界杯的中年男子;
遇到了因为地震造成的动物异动,懵懂而开心地在路边捉蛐蛐的孩子。
总之,这部通过公路片叙述视角来体现灾难下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电影,是阿巴斯的一次艺术性创作。
因为剧情结构的原因,观赏性太弱,比较出彩的是他引以成名的写实主义长镜头和开放性结局。
回到这部《塘山大地震》中来。
路宽和刘恒引领的编剧团队经过近一个月的磋商,拿出了剧本初稿。
在阿巴斯《生生不息》的单线下,又另外加了两条支线。
阿巴斯的叙事角度是由外向内,而新《塘山大地震》中有三条支线视角来叙述这场灾难的全貌。
作为三十八军派遣救援部队连长的主角之一军人角色,代表了地震中的官方力量和宏观视角;
作为男主的妻子,出场时因家庭成分原因与丈夫不和的女主,从互有隔阂到为他的大爱所感动,努力营救自己的小姑子,是震中的第三视角叙事;
还有男主的妹妹一家,连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