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他才会放松下来。他会翻看那些被福利院丢弃的旧书、旧报纸,贪婪地吸收着上面的信息。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忍术、对查克拉、对国家间的关系,很多都来自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字记载。他的理解力让他能够触类旁通,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更广阔的图景。
他明白,自己这种异于常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这种近乎“悟性逆天”的天赋,在这个世界,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在一个渴望平凡、安稳生活的孩子看来,过于耀眼的光芒,往往会引来不必要的注视和麻烦。
平凡,才是最好的保护色。
藤原悠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意识并非来源于他人的明确告知,而是源于一种敏锐的观察和对比。
当他看到同龄的孩子因为无法顺利完成一个简单的积木搭建而嚎啕大哭时,他内心毫无波澜,因为在他眼中,那积木的结构和平衡点清晰得如同掌纹。当他听到大人们称赞某个孩子“聪明”,仅仅因为对方能背诵几句简单的童谣时,他会默默低下头,隐藏起自己早已能理解更复杂文本的事实。
他发现,自己学习任何东西的速度,都远远超过了“正常”的范畴。无论是语言、行动,还是对事物运行规律的理解,他都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触碰到知识的溪流便能瞬间吸满。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大脑中存在着一个高效的处理器,能够自动解析、模仿、优化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
起初,这种“快”给他带来的是一种隐秘的乐趣,一种俯瞰众生的优越感。但很快,这种感觉就被一种更深层次的警惕所取代。
那是在福利院,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路过的、似乎有些身份的忍者,看到了他无意间用几块小石头快速摆出了一个颇为复杂的几何图形。那位忍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一种审视和探究的目光,那目光让年幼的藤原悠感到一种莫名的不适,仿佛自己成了一件等待被估价的奇特物品。
虽然那位忍者并没有多说什么,很快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