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协韵之味,我替书中角色写诗都尽量用古今重叠同韵的韵字,这样既合史实,又能让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音律之美。但有时候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也会有单独用古今韵的例子。比如王扬写蛋炒饭那首“松火和云煮”,里面韵脚“圆”和“鲜”押的就是古韵,用今韵念是不押的。但当时顺手就写出来了,并且王扬在船上本就是随口戏作,所以也就没改。
PS新几内亚的部落和楚辞真的就无法建立起一丁点的联系吗?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主要是锻炼思考和激发博览,体会推论的魅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闲暇时娱乐思维的问题,当含巧克力可也。第2/2页)
白衣书生还是不等敲钵,直接吟道:“累世皆名儒。”
乐夫人叹气:“家里累世名儒还不喜读经传,这怎么有点像我儿子......”
众人绝倒。
柳憕跟谢星涵略一交锋,本来有点不爽,现在也被乐夫人逗乐了,笑着接道:“通经传素业。”
通经就是通经传,素业就是传家之业,是紧承上一句“累世皆名儒”来的。意思是阿母教子说,要好好研习学问,承接祖业。
“这么快又到我了!”乐夫人唉声叹气,苦思冥想:“额......传素业......嗯......”
这边钵音已尽,乐湛道:“夫人罚酒!”
乐夫人振振有词:“不罚不罚!我虽然接不上,但我夫君会!”
乐湛皱眉:“这怎么行呢?联句如军行,罚酒如军令,怎么能代呢?”
“怎么不能代?军行军令,又没说不能找援兵!”
众人皆乐。
乐夫人直接吩咐丫鬟:“阿霜,击钵,看乐将军来援!”
结果乐湛也没接出来,夫妻俩只好惨兮兮地饮了个对钟。
乐湛叹道:“柳公子这句不好接。又要是阿母教子之言,又要和韵。看谢四娘子的了。”
白衣书生道:“这句谢四娘子接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