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押他去江陵府衙,把证据交给堂官。”
阴柔男子听命上前,只跨了这么一步,便从一个柔顺的小媳妇,瞬间变成一个冷血杀手。
王扬丝毫不惧,朗声道:“我既然敢来,就是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女子语气中有几分嘲弄:“你这条小鱼还没有破网的资格。其实你心机不错,一进来便虚张声势,步步相争,还真是乱了一点我的安排,至少我这首《昭君怨》没奏完。听说你来之前跟你那个护卫交待了一下,想来是所谓‘鱼死网破’的后手吧。”
王扬神秘莫测的一笑,显得底气十足。
女子手指轻点桌案,点了几下停住,微笑道:“其实你根本没有后手。”
王扬心中猛地一跳,笑容不变。
——————————
注:本章中神秘女子所言“屈孑真跂求伽”和“弥偶可社句”皆鲜卑语的音译。鲜卑语虽已消亡千年,但仍可从史料中窥得一鳞半爪。第一句的语法结构是“屈孑\真\跂求伽”。
《魏书·铁弗刘虎传》云:“卫辰第三子屈孑,本名勃勃,太宗改其名曰屈孑。‘屈孑’者,‘卑下’也。”
《魏书·长孙嵩传》中则作“屈丐”。
出现差别的原因是《魏书》中的鲜卑语都是汉语音译,“丐”和“孑”(iie)虽然现在听起来差别很大,但在中古时并非如此。“丐”的中古音在去声十四部泰韵,反切是‘古太切’。而“孑”的中古音在去声十六部怪韵,反切念‘古拜切’。
所以这两个字发声是相同的,只有收声有别。若推上古音则两字同在祭部,乃双声叠韵字,按照训诂学双声为训、叠韵为训,则两字不仅音通,义亦相通。
《说文》:“孑,无右臂也”。《广雅》:“丐,求也。”无臂故有求,此亦相通之证。所以《魏书》一处写“屈孑”,一处写“屈丐”,无论从音还是从义上讲都没有任何问题。
《南齐书·魏虏传》:“国中呼内左右为直真......带仗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