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移板凳,笑着说,“俺闺女已经非常棒了。女孩子就你自己哟。考镇上不也就洋洋自己啊?红星学习那么好不也没考上。”
“洋洋和大海都去镇上了,一星期不回家,婶子身边就没人陪喽。你去址坊,一天一趟,我和你娘就不孤单了。”孙菊笑着拍了拍王育红的手,又说,“去址坊离家又近,又不耽误考学,不非常好吗?省得你爹娘还担心。”
孙菊几句宽心话,说得王育红脸上有了笑容。她抓着孙菊的手,说:“嗯,他俩不在家,我陪婶子。”
望着王育红的背影,孙菊打心眼里喜欢,羡慕刘凤生了个好闺女。
节气已经过了立秋,天空清爽高远,淡白的云彩在湛蓝的天幕上变幻着各种形状。中午天气仍有些炎热,但早晚两头已很凉了。
站在猪栏旁喂猪的孙菊,看见周洋进了大门,便说:“你的通知书在堂屋写字的桌子上,今晌午宋老师给送来的。”
孙菊口中的宋老师就是宋佳兰,晌午来送通知书的时候,言语间谈起周长祥,两人掉了一通眼泪。
“洗洗手,去叫你大爷吃饭吧。”说着,孙菊将猪食桶里剩的猪食倒进猪食槽。
干净的长条饭桌上,摆着一盆地瓜粥,一盘辣菜疙瘩、一盘焦黄的葱花炒鸡蛋,半碗酱旁还放着一小竹笸箩,里面盛着洗净的大葱和几个青辣椒。
经过大窑拉砖坯的锤炼,周洋的饭量大得惊人。放在水缸旁石头上的一沓煎饼被周洋和刘长连吃得精光。
“洋洋报到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吃完饭的刘长连看着端碗喝地瓜粥的孙菊问道。
“嗯,再捎着通知书就行了,钱在包袱里。”孙菊咬了一口蘸了酱的大葱,说。
“钱放包袱里可不行,你拿出来吧。明天我揣着钱和洋洋一块儿去,顺便给大海捎些吃的。”刘长连将板凳向后移了移,依靠在磨盘上。
吃完饭的周洋从堂屋出来,坐在门口石头上,看了看刘长连和孙菊,说:“我看通知书了,要求八点前到校报到。东西都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