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赶集后
爷俩到家后,孙菊已经收起鏊子,正用绞干的湿包袱盖着笸箩里的煎饼。大笸箩里的煎饼堆得冒尖,每张都薄如纸片。
地上的草灰堆成了小山,不时地冒着青烟。
“草灰里焖了地瓜?”周长祥瞥了一眼草灰堆问。
“嗯,刚培了一小会儿,有十来个。刚烙完煎饼,还没来得及做饭呢。”看见周长祥爷俩进门,孙菊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扯着套袖,有些歉意地说道。
“我们在集上已经吃得饱饱的了。”周长祥笑着说。
“娘,娘。”周洋拽着孙菊的胳膊,连叫两声,打断了周长祥和孙菊的谈话,仰着脸,炫耀地说:“在集上我写对联了。好多人都夸我呢——”
“是吗?”孙菊低头揽过周洋,拍了拍他的后脑勺说:“洋洋就是厉害。”
“嗯,一个老爷爷跟我说了好多话,还要叫我教他写毛笔字。”周洋两手端着周长祥递过来的一小碗水,歪头看向孙菊说。
“哦——,那你得好好练字,要是写得不好就不能教那个老爷爷了。”孙菊适时地说道。
“嗯。我爸的字那才叫好呢,周围的人都看呆了。以后我可得好好练练字。”周洋并未看向孙菊,仰头喝尽碗里的水,仿若自言自语般说道。
“去玩吧。以后好好练,肯定能比你爸写得还好。”孙菊轻拍了一下周洋的后背,又鼓励了一句。周洋没有回应,径直走进了锅屋。
孙菊看了一眼周长祥,微微抿了抿嘴:“你数落他了?”
“没有。”周长祥一边清扫着地上的麦草,一边笑着说:“一开始他写得很兴致,旁人都夸他,尤其那个须发半白的老头,更是喜欢他。等我写大门对联的时候,众人都夸我写得好,他也意识到自己有很大差距,情绪就低落下来了。”
“这是好事啊。”孙菊若有所悟地说,“这趟集没白赶。”
“嗯,我也这么认为的。”周长祥直了直腰,看向孙菊说,“洋洋要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