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烙煎饼
王业发拖拖拉拉地办完这两件事,已是农历腊月初四了。天出奇地冷,入冬来的连续三场雪,把道路冻了个结实,走人多的地方,滑溜溜的,脏兮兮的,与路边沟壑里的白雪泾渭分明。
背风的墙角处,三五成群的老头叼着旱烟袋,趁着偶尔露面的太阳,争论着地上“五棍”的局势;四下里摔炮的响声,噼噼啪啪的,夹杂着孩子玩游戏的欢笑声:有年味了。
农历年是百姓最看重的节日。一进腊月门,家家户户都在精心地忙年,生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冒犯了神灵,惹了祖宗不高兴。
每年腊月初五,孙菊就开始烙过年煎饼,今年也不例外。
“吃完饭,你把大瓦盆和三个木桶洗刷干净,泡上地瓜干,然后就和孩子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去赶集卖对子。”孙菊端着半碗饭,咬了一口咸菜块。
“嗯。”周长祥应了一声,吃完最后一块煎饼,起身走进锅屋里间。
桌子上,一根蜡烛插在酒瓶口上,火苗突突地跳动着,条桌上很亮。两个孩子正照着一本泛黄的字帖,练习着毛笔字。字帖虽然很破旧,有不少碎点,但都被粘贴修补得十分完整。
周长祥倚靠在条桌旁,拿起周海的作业本翻看了几下,就撂在了炕上,随后走出里间。
井边摆放着三个木桶,其中一个系着长绳。周长祥弯腰移开水井盖板,叉开双腿站在井边,把系着长绳的木桶缓缓放入井中。看到绳子松了,他向上拽紧了一些,接着胳膊一甩,手腕一抖,紧紧攥住绳子,两手迅速交换着,麻利地往上提。当水桶出井口时,冒着热气的水正向外四溢。
“瓦盆我涮干净了,盛上水吧。”孙菊朝周长祥说了一句,便挎着箢子上了堂屋。
经过两三个来回,木桶和瓦盆都盛满了水。周长祥把平时洗碗用的饭盆也清洗干净,与大瓦盆交替使用,洗掉了地瓜干上的干灰。
“差不多了。”看着孙菊又挎来一箢子地瓜干,周长祥望着瓦盆里堆得冒尖的湿瓜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