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扎在案发现场。
那昏暗窄巷,地面砖石还留着师父倒下的轮廓,他俯身细察,一寸寸摸寻,终在墙角觅得一枚陌生纽扣,铜质、雕花,样式寻常又透着丝诡异,揣进证物袋,自语。
“师父,这许是凶手留下的马脚,放心,我顺着它,定能扯出真凶。”
追踪配枪线索,更是波折。
遍访黑道枪贩、地下钱庄,威逼利诱,终从一胆小线人口中撬出消息。
“那夜,似有神秘人拿枪寻买家,身影匆匆,在西环码头出没,我听风声,像是急着脱手换钱、远走高飞。”
杨光耀与刘伟滔即刻奔往码头,海风呼啸,腥味刺鼻,货箱堆叠如山,藏污纳垢绝佳处。
刘伟滔皱眉。
“头儿,这地儿鱼龙混杂,找把枪,无异于大海捞针。”
杨光耀目光如隼,扫视四周。
“阿滔,不试试怎知不行,师父配枪是关键,关乎警队尊严,再难也得捞出来。”
穿梭于箱间,正寻觅,忽闻异动,几个混混模样的人围来,为首的叼烟冷笑。
“警察?这儿可不是你们撒野地,滚远点,别妨碍爷办事。”
杨光耀亮证,呵斥。
“少啰嗦,我们查案,关乎人命,见过这枪没?”
掏出配枪照片,混混们眼神闪躲,欲逃,刘伟滔眼疾手快,擒住一人。
“不老实,都带回警局!”
一番较量,虽未寻到枪,却从混混供词里,勾勒出凶手大致身形、口音,似是港岛本地黑帮边缘人,新近手头紧,铤而走险。
一日忙碌后,身心俱疲,两人寻了常去大排档,点几碟小菜、几瓶啤酒,想借酒稍缓紧绷神经。
灯火昏黄,油星飞溅,邻桌划拳喧闹,他俩却无心顾及。
杨光耀灌下一口酒,望着杯中泡沫,喃喃。
“阿滔,师父倒下那刻,我以为改变结果、破了大案,能护身边人周全,可命运真会捉弄,还是没能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