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使北方各州避免陷于战争的浩劫,但更大的意义却是大家想不到,不管我们想不想承认,辽国就算日薄西山,却仍然是一尊庞然大物,一旦大军战败,再加上西贼趁机袭扰,后果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
郑经已经明白了张辰找自己的意图,他淡淡笑了笑,问道:“张御史是希望太学也加入到反对北伐中吧?”
张辰诚恳地对他说:“如果太学参加,反对的声势就会壮大很多,而且太学代表民间的舆论,有时甚至比御史和谏官都管用,官家会不得不认真考虑,今天我把两位请来就是想商量这件事。”
张辰并没有夸张,宋朝重文轻武,学子们始终是一支极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争取到太学的支持,对反对北伐会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郑经沉默片刻,叹息一声说:“作为我个人,我非常支持反对北伐,但如果要动员太学生参与,必须要得到国子监的批准,这是朝廷下的严令,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国子监的批准就擅自游行,包括我和刘兄在内的三十名太学生都会被太学革除。”
旁边刘鉴也道:“如果张御史能说服国子监批准,那么我们就会组织起声势浩大的游行。”
两人的答复却是张辰没有料到的,游行还要批准?郑经分明就是在委婉拒绝自己的要求,把球踢给了国子监。
这就奇怪了,先前你们天不怕地不怕,几时又怕过国子监?张辰很想问问郑经,上次他们在为虞蕃案件鸣冤时,有没有得到国子监的批准?
不过张辰还是克制住了,他知道两人既然不愿意,苦劝也没有用,他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去说服国子监,无论如何,我还是很感谢你们二位的表态。”
郑经和刘鉴起身行一礼匆匆离去了,张辰微微叹口气离开了茶楼,返回军监所。
张辰在军监所没有找到陈升之,又转身下楼,却在楼梯口迎面遇到了韩忠彦。
“张御史找到郑经了吗?”韩忠彦似笑非笑地问道。
张辰一怔,陈升之怎么把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