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实在是不怎么快。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的38左右,为了确保安全,八个轮子的全驱火星车最高行驶速度也就是每小时四十公里。
事实上,在火星崎岖的表面上,火星车的速度很难超过每小时三十公里。
这样的缓慢速度,非常不利于火星救援任务的展开。
基地里,光学摄像头已经捕捉到了大气层内正在旋转的救生舱。前进基地里的计算机精确的算出了六百多个着陆地点,然后把这些着陆地点按照命中概率进行了划分。没办法,天空中乱转的救生舱规矩实在是有些过于多变,这已经是计算机能做到的极限了。
六百个着陆地点覆盖的面积高达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六分之一个东阳特别市,或者说三分之一个东阳特别市市区的大小。
为了能够以最快速度抵达救生舱的着陆地点,火星车在ai的指挥下,直冲降落概率最大的地区。同时,火星车和前进基地上的光学镜头还将持续维持着对救生舱的观测,随时修正落点。
执行救援任务的是渡边真雄、瓦莲京娜和金宇哲。
晃晃悠悠的火星车里,渡边真雄和金宇哲正在往身上套着宇航服。ai导航估计他们需要大约半小时才能抵达“较高概率着陆区”,而穿宇航服这个动作就得十几分钟。
外面是完全没有氧气,气压甚至不足地球的百分之一。在这种环境下多暴露一秒,造成的结果就可能是致命的。比起优哉游哉的等着靠近现场再穿宇航服……大家还是更愿意先做好准备,抢着每一秒用来救人。
不过,现实中的准备再怎么积极,宇航员们并不会过多的抱有什么期待。曙光七号被炸成了好多块,阮红英当场死亡……虽然还不确定爆炸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可能——灾难性故障、陨石撞击、量子释能综合症和恐怖袭击。这几个原因基本都能在一瞬间干掉整个曙光七号,而救生舱里有活人的前提至少得是活人能够进入到救生舱内。
“我不觉得能找回指令长……但还是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