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信。”
“为何”
李善随口道“裴宣机亡于华亭,如果裴世矩再向太子袒露小婿身世,那太子会如何想”
看崔信作势细想实则一脸茫然的模样,李善不得不解释道“先有仇,后有恨,以莫须有指军功加身的嗣王依附秦王,太子只怕第一反应是,裴世矩欲借刀杀人。”
“不错,不错。”崔信精神一震,“裴弘大其人,极有心计,不会想不到此处。”
李善笑了笑,“还有十余日就要迎亲了,不说清河崔氏,至少岳父大人与小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待得洞房花烛时”
听着前面几句,崔信颇为感慨,如果早早知道李善与裴世矩的仇怨,他是肯定不会要这个女婿的,即使有那篇爱莲说,但之后随着朝局的走向,以及李善一次次的军功加身,崔信在知晓内情后也不得不安于现状,如果悔婚的话,最后太子获胜还好说,如果秦王入主东宫,自己真要成了笑话了。
到那时候,李善身居高位,有爱莲说在前,哪个世家子弟肯与崔家联姻,就连秦王麾下的寒门子弟只怕都不会
但听到最后一句,听到什么“洞房花烛时”,崔信这个宠女狂魔习惯性的板起了脸,只觉得胸闷气短。
李善显得有些肆无忌惮,反正再有小半个月就成亲了,“到时候小婿与十一娘细细分说”
崔信黑着脸嗯了声,随即提醒道“秦王的事勿要提及。”
“虽然未见过几次,但听母亲、稚圭都提及,十一娘聪慧无双。”李善叹道“只怕隐有猜测,到时候再说吧。”
崔信长长叹息,“大郎二郎远不及矣。”
“平心而论,两位舅兄略显平庸。”李善也不打马虎眼,“若欲出仕,待得日后,可由小婿举荐出仕。”
“罢了罢了。”崔信摇摇头,“大郎还算沉稳,毕竟出仕无忧,还能承袭爵位,但二郎轻佻,若是外放,以魏王舅兄的身份,至少为一县令,无此能。”
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唐朝沿袭两汉,但也有不小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