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他日怀仁必为栋梁。”
李善有点不好意思我还真没什么栋梁不栋梁的心思,您那两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再不跳出去不行了。
而且往后拖拖拖到李靖平推江淮军,空出好些位置,裴世矩那老狐狸说不定就要动手了。
“待朕问问吏部何处出缺。”李渊想了想,“江南、淮南如今战事方起,怀仁不如故地重游”
李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山东之地,尽皆大族,县令若不为世家子弟,难以施展拳脚。”
“嘿嘿”李渊冷笑了几声,顿了片刻才说“不可离的太远,关内道、河东道吧。”
李善大喜,正好是自己备选中排在最前面的两个,“臣拜谢陛下。”
“好了好了。”李渊一把拉住李善,眼神中颇有深意,“也难为你了。”
李善心里一个激灵,苦笑两声,却聪明的没有吭声。
谁都不是傻子,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中庸者占了大部分,但如果说李渊这样的开国帝王资质中庸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更何况不同于刘邦、朱元璋,李渊在前隋官场中历练数十年,这方面有着天然的政治敏锐度。
李渊很早就发现了类似的苗头,李怀仁虽然只是个小小少年郎,但分量并不轻东宫太子几度怀柔,而李善又早前与秦王府子弟相交甚深。
李渊曾经考虑过,如果说之前李善必须有所抉择,但现在未必了因为李善完全可以选择自己这个皇帝而不是两个儿子。
“记得中书令杨恭仁长子与你交情匪浅”李渊笑道“杨恭仁如今兼任吏部尚书,怀仁可去打探一二,河东道、关内道颇多上县。”
李善谢了又谢,闲叙几句之后,李渊转而问道“今日臣子建言斩杜伏威首级震慑江淮军,怀仁以为如何”
“此乃军国大事,陛下当召重臣皇子亲询,臣不敢妄言。”李善立即推脱,这种屁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非主询臣,只是你我伯侄叙谈而已。”李渊也并不指望李善说出什么真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