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笑道:“首长,这就是我们单兵弹的指标,你手上那份报告,是雪城试验中心的原件,不是我们自己搞的。”
嗯,这下就放心了,就算手上这份不是雪城靶场的,但是高振东也不可能造一份假材料过来,陆军分管装备的首长乐呵呵的看着自己手里的材料。
其他同志也在和骆总他们交流沟通,“穿深650mm,飞行速度230m/s,骆总,你们这个弹可真是,啧~~~~~”
这位同志知道这个弹主要核心还是高振东,但是他又不太好用这种语气去评价高振东,只好和骆总说了。
骆总笑呵呵的道:“一是战斗部结构、装药设计得好,二是火箭推进剂好。”
这三样,都是高总工给的,没办法,实在是给的太多了。骆总说这个的意思,一是解释指标的成因,二是隐隐的向高振东致敬。
相比于61火箭筒80mm口径550mm的静破甲,61反坦克弹120mm口径650mm的静破甲好像略有倒退,但是各方对此都极为满意。
这个穿深完全够了,在陆军这边看来,这个穿深那真是上打天下打地,中间打空气的那种。
而且61火的穿深,是用比较长的战斗部装药长度来辅助实现的,这在61火上不是什么问题,而且略长的战斗部后半部,还有利于布置杀伤破片。
实际上定型的61火,也是牺牲了反装甲威力换取反人员的多用性的,大概是用50mm静破甲深度,换取了对10米内软目标的破片杀伤能力,这些花活儿,都是高振东玩儿的。
而61反坦克弹的战斗部长径比要小得多,这里是用威力换尺寸。
对于这些权衡取舍,陆军毫无意见,这两货的威力甚至有点过头。
此时的陆军代表,一脸乐呵呵的看着大家,61火、61反,这两货甚至让他们有一点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
“80%的命中率,是全射程的吧?我们试过高卢鸡的SS.11和老毛子的3M6车载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