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领导的办公室依然没有配备计算机,计算机每生产出来一台,都被送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去了。
高振东的信件里,提起半主动雷达空空弹的地方并不多,甚至只有开头提了一下,攻-5型攻击机的机头空间在进行略微改进之后,能够满足预想中的战斗机雷达要求,后面的,全是和攻-5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这正是防工委领导想达到的效果,高振东果然没让人失望,他带着欣喜往下看。
但是越往后看,他的神色就越是凝重,不是针对攻-5的设计团队,他们除了一些细节之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更多的疑惑,实际上来自于对它一开始的技战术要求。
看到最后,看到了高振东的最后一个要求时,领导觉得,高振东这是要搞大事情了。
最后一行上面,高振东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希望能够得到我们正在使用,并准备仿制的伊尔-28型轻型轰炸机的资料。”
对于后来的炸-5型轻轰,高振东对其基本数据还是门儿清的,之所以还专门找防工委要,第一个原因是他如果不要,就解释不了自己怎么知道炸-5的数据。
而第二个原因,是他想在进一步了解这个飞机的细节的情况下,再评估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实现,而不是只靠脑中的那一点基本数据就下判断,那不够科学。
他接下来想做的,是个大事情,非常困难,任何细节上的进步都有助于提高成功率。
他倒是没有想用炸-5承担特殊的任务或者进行特化改装,这是个轻型轰炸机,改装潜力、升限、速度、载重都有点不上不下的,反而不太好搞,他想的,是一种常规、长期、正式的战术任务。
看了高振东的要求,防工委领导陷入了沉思,高振东这是要做什么?不是不相信高振东,而是他觉得高振东这好像是要搞大事的样子。
想了很久,不得要领,但是他还是选择相信高振东,这个年轻人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总之他提这个要求,出发点绝对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