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这个项目周期实在长,每一点时间都是要节约的。
不过临走之前,他带来的同志,利用三轧厂的单晶炉,又拉了一批二氧化硅走了。
用量比较大,不太够用了。
顺便把部里批的一台单晶炉也拉走了,没错儿,作为单晶炉的参与单位,他们现在才批到一台单晶炉。
前面生产的,除了1274厂要的之外,都是就地投产,刚下线就上岗,参与到给大漠那边拉制那批硅单晶的工作里面去了。
——
这是个干劲十足、热火朝天的年代,高振东、俞允成他们在忙,同样的,别人也没闲着。
导研院某实验室,一枚火箭发动机被固定在发动机试车台上。
这个试车台看起来非常简陋,如果要让高振东来看的话,上面不放发动机的时候,是不大看得出是个发动机试车台的,这东西形象和他前世在网上看见的固发试车台风格区别实在是太大。
不过还别说土,该测的项目,人家还是能测的。
发动机直径就十多公分的样子,细长细长的,正是用于仿制的红外空空格斗弹的固发。
随着掩体后发动机负责人宋总的一声令下,一道火光腾起,烟雾升腾,“轰隆隆”的声音持续的响了一阵子。
发动机刚停止工作,一位工作人员就笑道:“别的不知道,反正这个烟是比我们原来的小多了,哈哈哈。”
旁边同志看他一眼:“那说明抛射出来的物质不够多,推力比冲都堪忧啊。”
这位同志急眼了:“什么意思啊,抛射出来的物质是看这东西来算的嘛?”
几个人都哈哈笑了起来,看起来心情不错。
宋总道:“别笑了,赶紧去看数据,打印过来。”
数据基本都在旁边的计算机中心,导研院非常与时俱进,把大部分的传感器都接入到了一台djs-59里。
程序是他们自己编的,主要功能就一个,自动采集和存储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