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但是现在我们是在做研究,所以要求你每过5天,就取出一部分样品进行检测,摸一下时间与晶体生长之间的对应关系。现在我们技术环境差,条件也不足,我觉得这个办法是最好的了,要求简单,晶体利用率也高,组分还很均匀。”
这几个特点,都是当前环境下的最优解,晶体利用率高,才能降低得了价格。
俞允成乐了,这试验,只要炉子造得好,有手、有时间就行啊。
不过他还是问出了心中的问题:“这办法这么简单,产品又好,那么代价是什么?”
任何技术都是在取舍之中前进的,就好像5g技术,在同等其他条件下,如果想要高速率,就必然要放弃广覆盖。
香农定理:你说得对。
高振东道:“这个办法长不出太大的晶体,一般直径不会大于15,长度只有几个厘米,但是够用了。而且还有一些其他的毛病,比如杂质,进去的时候是多少杂质,那基本上都会熔入晶体中,同时高温缺陷较多,石英管本身也有可能在晶体里形成杂质等等。但是重要的是,即使这样,只要控制得好,那这东西就能用。”
其实只要是制备体晶体的方法,不管哪一种,碲汞镉这玩意就没有能长大的,所以晶体小这个缺陷也就无所谓了,大家都一样烂,其他的在现阶段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虽然不知道高振东的信心从何而来,但是见他说得这么斩钉截铁,俞允成也非常振奋,这样看来,这个办法除了时间长点之外,在当前条件下还真就是最合适的办法了。
哪怕做实验会出现反复,但是对于他来说,花上个半年一年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虽然从高振东的要求来看,一次试验主过程大概是50来天,如果顺利的话就是两个月就搞完了,不过加上改造加压炉、可能的失败反复等等,高振东一开始说的半年到一年还真是不夸张。
从高振东这里拿到了下一步结晶工艺方法材料的俞允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待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