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欣喜若狂的陛下,杨国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连忙作揖道:“陛下,此张军报,可否给老臣看看。”
“拿去,拿去。”崇平帝满不在乎的说道:“爱卿看完之后,记得传给身后的大臣翻阅,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是,陛下。”
杨国昌嘴角挤出一道难看的笑容,双手接过崇平帝递过来的军报。
在杨国昌低头看军报之际。
耐不住心中喜悦的崇平帝,大声的对大臣道。
“朕的贾珩,天生富贵,怎么打,都能赢。”
“在回京述职途中,解蓟镇之围,全歼鞑子,数千人。”
“可谓是少年英才啊。”
终于扬眉吐气一把的崇平帝,心中十分得意。
哼!
朕当时,要让贾珩带领亲随入京,你们百般阻挡不让。
非要给朕上历史课,说古有董卓,安禄山之乱。
怕贾珩起了异心。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没有朕下旨,让贾珩带领亲随入京,怎能让贾珩带领一千亲随,解蓟镇之围呢?
可笑,甚是可笑。
这帮误国误民的庸臣,差点让朕失了蓟镇。
还是朕的贾珩,给力啊。
只带了一千之人,便可屠杀鞑子数千之人。
相对比,贾珩的英勇,带甲三万的总兵石渭,便显得窝囊不堪。
要是朕能多几个贾珩这种良才,还愁大汉不能中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肯定是假的军报,怎么可能区区一千之人,就能解蓟镇之困,一定有诈。”
好不容易给贾珩上完眼药水的杨国昌,怎么也不可能相信,这小子又立下奇功。
难道世间上,真有天命骄子。
怎么搞,都不会死?
不可能。
杨国昌甩了甩混沌的脑子,让自己保持冷静道:“陛下,还需要检查这封军报是否真伪,恐是鞑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