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有朕在一日,太子只是太子……”
见柴宗训猜透了她的心思,皇后李纯妍只好暂时作罢,不再开口,交由他来决断。
当年之事,晋阳确实是受了不少的委屈,可也不能因此而置大周的利益不顾。
眼下,东女国早已成为扶桑洲与大周之间的贸易中转站,有不少原材料都是在此处加工之后,再运往大周。
此外,大周东部战区与海军两股力量在东女国境内布置的军事据点,已成为大周不可或缺的军事战略支柱,使得大周海军可以自由往来大洋东西两岸。
柴宗训之所以执意拿下南洋,就是为了将大周海军的战略前置,再进一步将大周的影响力扩展到更西的地方。
如此,东女国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正位于大周对外战略支撑的重要一环。这就代表东女国内的一切必须平稳,尤其是这国君之位,更要平稳过渡。
数日后,柴宗训直接在朝会上提起此事,内阁与枢密院皆猜到了晋阳送来的信中,绝非仅让柴宗训定下东女国君继任者这么简单。
想必其中,定有什么不可宣之于口的秘密,令柴宗训急于定下人选。
“陛下,当初在东女国建国之时,您就已经言明,非大周天子之女不可承继国君之位。如今,唯有李贵妃所出的朝阳公主,可堪为东女国储君人选。”
出列的不是别人,正是张永德。
晋阳会有此请,张永德貌似并不感到意外,可能他自已也从张文蔚的家书中,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晋阳公主是君,张永德是臣。若按辈分,晋阳公主也得喊张永德一声祖父,此事由他来加一把火,最合适不过。
张永德出列之后,一旁的女阁成员皆以晋阳公主尚且年轻,子嗣可不必急在一时之类的话,试图将这个话题蒙混过去。
柴宗训一听便知,她们八成是得了皇后李纯妍的懿旨,阻挠柴宗训定下人选。
皇后李纯妍笃定,柴宗训绝不会朝会上戳破晋阳不孕一事,揭晋阳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