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不输于朝上的任何博士,甚至是冯去疾丞相!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太子扶苏和他的老师都没出现在朝会。
朝会散了后,淳于越动了拜访太子扶苏的心思。不见到那个替代自己的人,他如鲠在喉。
但是到了寝宫门外,他居然被拒之门外了。
“太子说谁也不见!”宦官道。
“你没告诉太子是我吗。”
淳于越脑袋冒出一串问号,太子他是什么意思?虽然自己不是他的老师,但不至于见面都不肯吧。
“淳博士,太子并不是故意针对你,原因是太子在废寝忘食读书,今日的早膳都没吃。”宦官赶忙解释道。
“既然太子殿下读书勤勉,那我就改日再来。”淳于越高声道。
他的声音似乎是被扶苏听到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后,扶苏亲自跑了出来,“啊,原来是老师。方才扶苏只顾着思索心中的疑惑,怠慢了老师,是扶苏之错。”
“太子殿下,我以不是你的老师。”淳于越淡淡道。
“扶苏不那么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正好扶苏心中有太多的疑惑,希望得到老师的解答。”
说罢,扶苏将淳于越请到了自己寝宫,两人盘坐于榻上。
“老师的学问渊博,请问何为格物致知?”
扶苏没有立即是拿出大明朝的传习录,他思索传习录的前几句都不得其解。
“格物致知四字,应是出自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治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以我之见,应是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太子,不知你是从何处了解。”淳于越回道。
“老师理解和扶苏一致,但我无法理解格物致知与人性善恶有何联系。无善无恶心之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