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拿回来了造纸术、几本茶经和一斤龙井,可谓是收获满满,让嬴政可惜的是自己带过去的庖厨可能要一段时日才能学成归来。
“父皇,造纸和印刷一事,让儿臣来操办吧。”扶苏兴奋道。
嬴政摇了摇头:“朕自有安排,我儿应以学业为重。”
要是让扶苏来管理,肯定会先把儒家的精要复印个几千上万本不可。
嬴政不是讨厌儒家,相反在大明的见闻,见识到儒家的另一面,对于儒家改观不少。
但他想到的是印刷术和纸张的出现,或许会让百家归心的可能!
他不可能跟大明一样独尊儒术,但扶苏就不一定了。所以在自己驾崩前,先拉拢百家为大秦所用。
等纸张制作出来后,可派人在咸阳城开一家书楼,印制的书籍可低价卖给百姓。
百家为了自己的传承,谁不想将各家精要印制成书籍,让自己门下的流派发扬光大。
于是,嬴政安排了几个识字的工匠,将造纸术分发给他们,尽快将纸张制作出来。
而本应制作竹简的那批人,倒是直接可以利用来制作纸张,从造纸法得知,竹子也是制作纸张的材料,所以也不算太大费周章。
扶苏回到寝宫,想着方才在大明朝两个时辰的所见所闻,兴奋得根本无法睡着。
索性将老师所赐的书籍拿出来,一字一句研读。
传习录记载的是王阳明先生阴阳心学的精粹,好多都让扶苏无法理解,但愈想越觉得玄妙。
扶苏苦思冥想,浑浑噩噩。甚至是忘记了用膳,也忘记了早上的朝会。
…………
“淳兄,那个新任太子师究竟何德何能,居然能将你取代。”朝会上,儒家博士叔孙通朝着淳于越小声询问道。
“切莫不可小视天下人,据闻他亦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大儒。”其实淳于越也想在今日的早朝,一睹太子新老师风采。
虽然表面上淳于越没说什么,但淳于越是自负的,对于自己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