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趟县城钱庄兑换银子,我不认得路,需要海兄弟一起,晚了,只怕明日都不定能赶回来。”李青说道,“这一路,我一直在农家吃饭,粗粮咸菜都能吃的津津有味,真的很丰盛了。再多,可真要浪费了。”
海瑞沉吟了下,释然一笑,对母亲说:“娘,以咱家的条件,再是丰盛,于李公子而言也不过是粗茶淡饭罢了,不必强求。”
“哈哈……很好了,我可不是在蜜罐长大的富家子弟。”李青笑望向海母,“我可真饿了呢。”
闻言,海母也不再坚持。
…
一碟青菜,一碟炒鸡蛋,一碟烧鸡,一碟咸菜,配上米饭、馒头,还有一壶小酒。
相比李青以前饭食,的确称得上丰盛。
期间,李青也对海瑞的家庭有了一定了解。
祖上做过官,家有几十亩耕田,说起来也很好了。
只是客堂北墙中央供着的海父灵牌,将这份好稀释了大半,孤儿寡母的……
温饱是足够的,也勉强能供得起海瑞读书,可也仅限于此。
几十亩耕田看着多,可海瑞要读书,海母也不善耕种,只靠租子也没多少盈余。
何况,未来海瑞还要连接科考,娶媳妇儿,日子过得也挺紧巴的。
吃过饭,又与海母浅聊一阵儿,李青与海瑞赶赴县城……
出了门。
海瑞问:“要不要雇一辆驴车?”
“这看你,我无所谓的。”李青说。
海瑞倒也实诚,点头道:“李公子若不嫌累,那便走着去吧,回来时再雇。”
李青‘嗯’了声,好奇问:“你这个年龄,按理说,该参加府试进入县学读书了,之前我在学塾窗外,看你挺刻苦的,先生对你也很满意,怎么,没信心还是……?”
“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充分一点没坏处。”海瑞轻叹道,“李公子莫看这小地方,就觉县学好入,小地方……有小地方的难处,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有十二分的把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