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不备科考吗?”
“行万里路,不亚于读万卷书,书我已读了很多,民间疾苦却没怎么体味过,想补足一下。”李青笑道,“我还年轻,不急。”
海母轻轻点头,说道:“你家里人可真开明。”
李青理解海母的意思,却也不好道明实情,只是说:“如若不能体察民间疾苦,他日科举做官,又如何能为百姓谋福祉?”
“李公子这话,字字珠玑。”海瑞端着一碟炒鸡蛋,一碟青菜走进来,放在桌上,趁这间隙,对母亲解释道,“娘,这公子出身富贵,路过此地,见镇上学塾教育贫瘠,欲资助一千两纹银。”
“多少?一,一千两?”海母大为吃惊。
非是她以貌取人,李青这身打扮,怎么也不像能拿出一千两银子的人,一千文还差不多。
“就是一千两。”海瑞说。
李青呵呵笑道:“我家境还算殷实,于我而言,这不算什么,家有余财,资助一下也是应该。”
“这也……”海母还是难以平复,“非是老婆子多嘴,你这样做你家人不会……”
“我家里经营着海上贸易,也算得上日进斗金。”李青解释说。
“这样啊……”海母略微释然,大明开海百余年,海上贸易自然人尽皆知,也都知道很赚钱。
不过,如此富仁之人,却是太少见了。
“原来小公子竟如此富贵……”
再看李青,虽是粗布麻衣,面上也满是灰气,可仍难掩白皙的皮肤,俊雅的五官,尤其是眉宇间的富贵之气……
怎么看都是显贵之家的子弟。
“我儿海瑞高攀了。”
“哪里哪里,都是大明人,哪里就高攀了?”李青轻笑说,“我们都一样。”
见海瑞还欲再去东厨,李青说道,“这些就够了,比我这一路吃的丰盛多了,别再忙活了。”
“这哪儿行?”海母正色道,“小公子如此善举,海家怎可如此招待?”
“是这样,下午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