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际的竹海,满山遍野青青的竹子又叫集贤村的人自惭起来,觉得山里人虽然举止打扮格格不入口音又难听,还真有值得羡慕的地方。
其实,集贤村也长竹子,但大家都说这竹子不是那竹子--这个道理容易明白,很多东西总是有分别的,就像我们是集贤村人,他们是见素山人。见素山里的竹子可以编竹蔑、竹篮、竹椅、竹床等等,但是味苦,不能吃。而集贤村的竹子除了用来做篱笆,很少用做竹器的,主要是产笋,味道鲜美。大概每年从四月可以挖到十月。可以炒鸡蛋,炒肉丝,或排骨煮汤。有首有名的打油诗:“无肉令人瘦,无竹叫人俗,不瘦又不俗,顿顿笋炒肉。”在旺季里,取鲜笋加盐煮熟,晒干,则可以放得更久,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村里人叫它‘笋脯’。见素山的竹笋不能吃,一到出笋的旺季,大伙更加瞧不起这些山里人,全然忘记了集贤村的竹子不成器这回事。
不过这会儿却无人欣赏这竹林美景。老师公严肃道:“今日有些蹊跷,大家赶快往回走吧。”
往回走了一阵子,俞法师又惊叫道:“我们好像走到见素山的乱坟岗上来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不由打了个冷颤。没想到今日终于见识到这大名鼎鼎的乱坟岗了,村民们谈起来总是一副讳莫如深的表情,似乎到过乱坟岗就是胆可包天的英雄好汉。
抬眼望,乱坟岗上杂草丛生,树木稀疏,坟堆层层叠叠,绝大多数都已没有了墓碑,间或夹着些纸钱,阴风一吹呼啦啦响着,四处乱飞。这些坟墓历史久的已经分不清哪个朝代,近的有打土匪时牺牲的解放军,更多的是文革武斗中丧命的好汉。听老人讲,那时挖了老大的一个坑,一人一只口袋,好像填肥似地,连个墓碑都没有,好汉们生前意见不能一致,死后终于走到一起了。村里人是不屑于葬到这里的,这里地土薄,风水不好。各族都有各族的山头,各家都有各家的墓地,只要是家族的后嗣即使狗一般的乞丐也能有一息之地。
乱坟岗的新坟总是层出不穷,近些年客死的外地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