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说过“道法自然”、“自然万物”这两个词语,按照师兄所言,自然之法可通万物,万物皆是其理、皆在其中。
少年沉思间,心神已是悄然流转三庭。
古书中常言,人有三庭,下庭、中庭与上庭。
得天势之人,三庭即通,万法便在其中。
下庭与武根相通,为武者气之根本。
中庭于心,内驱五脏六腑、外化三魂七魄。
上庭于百汇,吸纳天地气入体,滋养全身。
三庭之间有两眼。
上庭中庭之间为明眼,位于双眉之下。
中庭下庭之间为阴眼,隐匿于五脏之内。
明眼人人皆开,可观鸟兽自然、天地山河。
阴眼之说玄之又玄,常常是听闻其声不见其形。
谢相才在某一刹,只感觉万籁俱寂,耳畔声响尽数消失不见。
他竭力睁开双眼,但是周围却一片漆黑。
呼吸声格外沉重,仿佛天地之间仅有这此起彼伏的声音。
不远处,于普眼瞳微缩,身形掠下木桩,神识冲破桎梏来到谢相才身前那一点白光之前。
一时间,于普自愧不如。
练拳二十余载,法号为普度的年轻和尚境界势如破竹,跻身武道六境。
五年时光打磨拳意、打通三庭,迈入半步七境。
武道一途年轻一辈中,于普可谓是已绝高峰,一览众山小。
但是如今,他面对桩上这十六七岁的少年,忽然觉得自惭形秽。
他双掌合十放于胸前,垂下眼帘口中低声默念的,竟是那僧家法言。
木桩之上,身处黑暗中的谢相才,眼前陡然迸射出两道璀璨白光,白光直攻心门,将堵塞许久的三通之窍彻底打破。
佛法普度,天际之中一缕阳光撕开云层,从谢相才上庭处一直贯穿至下庭。
言出法随,此言极是。
霎时间,安康寺满座哗然。
本围坐在大殿之中的一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