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先前那根木桩。
有了前车之鉴的谢相才,这次刻意将放于木桩之上的左脚降低了一些重心,平摊到了右脚之上。
此番单脚站立的时间显然是多上了几息,不过右脚的重心无一时变得极为沉重,少年整个身子向右倾斜,没多久再次摔落在地。
谢相才有些恼火,插着腰看向于普的背影,沉默片刻之后又一次掠回木桩。
少年回到木桩之上,略微低头,陷入沉思。
就在此时,于普回转过身,看向谢相才道,“罢了罢了,不逗你了。方才那是走桩功上层的招式之一,先前只是为了看你出糗,哈哈哈哈。现在和尚我正式教你第一步,踏桩功。”
于普武学虽未拜入任何一门,但拳脚路数师承了然大师。
了然虽已坐化,但曾以走桩得大道、悟轮回。
这份机缘,是七公子叫他给谢相才的。
虚为走桩,实为悟道。
于普一抬手,一股劲气将谢相才托上木桩。
心声相继传入谢相才耳中。
“起势!”
谢相才神色倏地肃穆,屏息凝神,劲气翻涌,刹那之后身形掠上木桩。
“拳以肘收抱于腰侧,拳心向上,目视左前,吞气。”
少年按部就班,一句一动。
瞬息之后,一根木桩拔地而起,出现在谢相才身前右侧半步之处。
他试探性地抬起左脚,跨步放在右前方凸起的木桩上。
重心微微向前,直至双脚持平,身体站稳。
迈步到站定这两式,唤作“上桩”与“站桩”,双腿屈膝半蹲,上身挺拔如枪。
走桩分四式,同曰其四,步步为营,讲究一个稳扎稳打。
北派武僧走桩如履平地,身形矫健如飞,更进一步者,无需催动内在原生之力便可以点水而飞,借风而行。
走桩之时,谢相才时不时地在脑海中冥想。
沉思即冥想,冥想即悟道。
许久之前七师兄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