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麒麟儿!
这,就是曹操此时心中对于今日给了他连番惊喜的曹据的评价。
在这个评价面前……
即便是曾经被曹操评价为“才情天生”“风流无双”的五子曹植,被其评价为曹家“黄须儿”的四子曹彰,较之“麒麟儿”这三个字也是远远不如。
然而。
就在这个念头刚刚升起的刹那。
似是想到了什么的曹操,面色倏尔之间黯然了下去。
因为。
就在方才,曹操陡然回忆起……
昔年他在征讨乌桓凯旋,于邺城城门前开心的抱着一个仅有他腰间高,头上扎着总角的孩童时,也曾对着其做出过这样一般无二的评断。
那个孩童,不是其他。
正是他诸子中最为聪慧的,也是曹昂故去之后,隐隐被其定为接任者的儿子——曹冲。
那时的曹冲。
就是他曹操心中的曹家麒麟儿。
可惜……
曹操叹息一声,。
天何薄于他,夺他冲儿性命,以致年纪轻轻“病逝而亡”。
这时,曹操发现……
眼前这个儿子越是优秀,越是令他会情不自禁的回想起那两个令他遗憾,痛惜不已的儿子曹昂,曹冲。
此种感受。
是他如今最为年长的儿子曹丕,所不曾给过的。
不过。
曹操固然惊叹于曹据今日的表现。
但若说让他脑袋一热,就激动到全然听信曹据所言,实施推广曹据所言的科举制之策……
那也不现实。
能于乱世诸侯争霸中成就一番基业,曹操可不是那般头脑简单的人。
他没有立时说话,开口评断曹据所献“科举制”的好坏。
而是结合自身的经验认知,揣度考量起了科举制能否成行。
也正因为如此。
在曹据说完之后。
诺大的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