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跟随着一个个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
陈群,程昱,荀恽荀衍
乃至于司马家,甚至是部分曹家夏侯家的人也牵扯进来了。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
原本察举制中,都是世家牵头的,一般举荐人按照德行才德举荐为官,但是,当你自家人有人还没当官的时候,你会举荐其他人吗?
不会!
原本西汉的察举制还是搞得不错的,但是到了东汉,却是一团糟。
世家通过察举制结党营私。
党锢之争,有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这察举制。
你作为举荐人,你举荐一个人当官了,你便是他的老师,你吩咐他的事情他能不做吗?
于是乎,这便形成了一个党派雏形。
世家根深蒂固的关系网,有很大关系便是因为这察举制。
这也是曹操不得不颁布招贤令的原因。
不是他手下没有人才用,而是这个人才他不敢用。
朝堂之上,过半的臣子对着曹冲行礼,下跪,就像是无声的抗争一般。
可惜
本宫连之前修路的事情都没有妥协,在科举制上,他又如何会妥协。
对于科举制的作用,或者说是世家宗亲的用心,曹冲是再理解不过的事情了。
在思索一会儿之后,曹冲的话也是缓缓说出来了。
“建安十五年,父王颁布《求贤令》。
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去岁,父王颁布《举士令》。
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