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市面上很难见到王凌所要的那种健马,即便是京师的牛马行市,也很难见到王凌想要的健马的,就像后世很难在二手车行里买到军版的猛士越野车一样。
就算是有军方退下来的军马,也都很快就被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给拿下了,轮不到其他人来抢,就算是小有家产的商人,也还有很多是在用骡子充数来拉车呢——例如薛染织。
不然的话,为什么林少春租一辆驴车都要二百文,而王凌租一辆品相尚可的马车价格更是直接飙到了一贯钱呢?
还不是因为马车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奢侈品,就算是租来撑门面的,价格也不会便宜的。
就跟后世一样,买不起驴牌的包包,去奢侈品店租或者是买个二手的也得花不老少钱呢。
而在漫长的封建王朝的历史中,粮食和人口永远都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而直道、运河和骡马则是一个国家的血脉,一个封建王朝想要成为一个鼎盛的帝国,就绝对离不开这几样东西作为国运的支持,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想想唐宋之间的反差)。
千余年来,一匹大牲口要比一条人命更值钱早就不是什么新闻,而是一种常态。
而王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也跟他前后两世所身处的环境有关。
上辈子他连门都没怎么出过,偶尔出去的那几次都是被人抱上保姆车的,只知道车的价格,但是没买过,更不知道这些大牲口的价格了。
而这辈子的记忆里,身边到处都有马匹的存在,仿佛马匹这种东西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不说别的,王越就有一匹马,还是上好的战马,现在就寄养在客栈的马厩里,其实不单单是他,包括整个原朔原王氏的部曲们都有马,还都是战马。
但是王凌不知道的是,那些马匹可不是王堪在普通的牛马市买来的,而是王堪花了大价钱和大量的人脉关系从边军那里买来的。
当然,还有一小部分是朔原王氏几代积累培育出来的,另外像王堪自己和他三个儿子的坐骑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