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武侠修真 > 春秋战国的那些政客 > 为什么功亏一篑?

为什么功亏一篑?(3 / 4)

然不是屈原设想中的合格帝王,但是在早期却给予了他一定意义上的权柄和支持。但是,屈原的另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就因此出现了。

屈原错误地将自己整个思想体系寄托在了楚王的信任和认可之上,却始终没有将自己的政治思想灌输到一个足以左右国家政坛的势力之上。他所有的权柄和概念,看似尊贵稳定,得到了君王的支持,但是实际上,就像他所提出的美政需要建立在一个足够高标准、甚至有些难以实现的平台之上一样,他最大的依托和支持,来自于一个思想境界并没有达到对应标准的帝王,并且,屈原认为楚王值得托付,然而,最后的结果表明,楚王并不是他要的那个人。

并不是楚王真的昏聩不堪,到了因几句谗言就能够将重臣贬黜的程度,也不是张仪等说客真的就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仅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让一个国家能够混乱倾覆。所有的说客都奉行着同样的一个定律:许以利益,诱导欺骗。能够让楚王反复中计的说客,能够让楚王一怒之下赶走屈原的佞臣,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给了楚王一个利益的选择,然后,屈原就阴差阳错地在各方势力的调整和判断之中,成为了那个被抛弃的选项。

当然,旧贵族的阻挠,在楚国整个改革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屈原的执政理念,面对旧贵族阻挠之时,最大的失误就是选择依靠君王自身修养而不是选择依靠司法规则。他具备着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好情操,却忽视了他所并不愿意去触碰和驾驭的司法体系应该在这场变革中具备强大力量。虽然他的政法改革在一定意义上提出了具有宪令雏形的法度秩序,也希望通过这些司法程序和体系来限制迂腐的旧贵族权益,并且在国家层级上打开阶级变动的空间和渠道。但是,他却忽视了一点:楚王本身也没有完全脱离旧贵族利益集团,而自己的法令,却要求一个本身就处于既得利益受损阶级的势力代表来支持。

屈原的政治失败并不完全归咎于楚国昏暗的政治环境和君主的无能,也不能完全将失败的责任推到复

最新小说: 大明综武:我正德皇帝,悟性逆天 无影剑·血仇录 综武说书人,小龙女奶成美人榜十 诸天魔修,截胡里番黄蓉头发盘起 仗剑问道阿尼玛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国运修仙:三岁半狗崽崽带飞华夏 综武欢愉赵敏邀月黄蓉痴迷 逆世三杰修仙录 死后一千年,我被魔王妻子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