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派使者进贡,宋徽宗册封段誉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此后,大理国成为南宋的臣国。
梳理下来,大理国的安宁干神佛半点干系?无非是种种主观客观,外在内里等等因素所致罢了。
司空湛私下里认为,大理国能安然存在,恐怕与它长期不变的政策脱不了关系。大理国自其建立即基本上是采取内守政策,不存在向外扩张的野心,对大宋来说根本没有一点威胁。
若大理国扩张之心甚重,即使地处偏僻,山险路艰,瘴疠横行,易守难攻,大宋终究也不会放过大理。
大理国历代皇帝为何能安心只过自己的好日子呢?
司空湛一路大大小小的珈蓝和兰若,已经证明了一切,唯有佛门,才是这一切的根本。
信佛,虽能带来平和,却容易失去血性,对人如此,对国家同样不变。
大理国是佛教国家,皇帝都崇信佛教,以佛治国的思想在国政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
从官员选拔中,有时直接选送有文化的僧人便可二,在大理国中后期也仿效中原王朝实行开科取仕,而对象也有些是僧人中的读儒书者,标准就是“通释习儒”,即通晓佛学的义理又熟悉四书五经,这些人便是大理国所特有的“释儒”的阶层。
另外,举国崇僧敬佛,国中的大事均有高僧参与决策,而皇家寺院天龙寺,当仁不让。
大理国以佛立国以佛治国臣民皆信佛。
“此邦之人西近天竺,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
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国家的灾祥祸福,都与当朝的帝王有关,与他们前世今身所作所为有着因果关系。国家一旦出现某种灾祸的征兆,便是帝王孽障缠身,只有出家,才能消灾免难。
大理国历代帝王也奇葩,他们不爱龙椅爱青灯,自认能做国王有大福报,能学佛有大善根,倒是心甘情愿的很。而且,上至国君,下至庶民均以出家为荣,社会风气如此。
据司空湛了解,在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