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茶点之后,劳得拉夫人带着我去看我的房间。
也许在这里我最好对房间的安排做一个简要的描述。非常简单,参考平面示意图很容易就能明白。
在开放式的大门廊两边分别有门通向两个主屋。右边的门通往餐厅,也就是我们用茶点的地方;另一边的门则通向一间完全相同的房间(我称它为客厅),平时用作起居室及非正式的工作间,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图纸(不仅仅是建筑方面的)就是在那里完成的,而更细碎的陶器碎片也会被带到那里进行修补拼接。穿过客厅就是文物室,在挖掘场发现的所有文物都会被带回这里,存放在不同的分类架上,有些也摆放在长凳或桌面上。从文物室出去只能穿过客厅,没有其他的出口。
文物室的另一边是劳得拉夫人的卧室,卧室的门是对着庭院开的。和营地这一侧其他的房间一样,卧室也有两扇带金属护栏的窗户,朝向外面乡野的农田。转过拐角,紧邻劳得拉夫人房间的就是柯德莱夫斯基博士的房间,两者之间并没有门直接相通。这也是营地东侧的第一个房间,隔壁是准备给我住的房间,接下来依次是约翰逊小姐、莫卡多太太和莫卡多先生的房间。然后是两间所谓的浴室。
“所谓的浴室”。但不管怎么说,当你习惯于有水龙头和安装完备的水管可用之后,这样两间只有锡制坐浴盆,连洗澡用的泥水还得用煤油罐打进来的泥巴屋,把它们称为浴室确实很奇怪!
这一侧的所有房间都是柯德莱夫斯基博士在原来新疆人房舍的基础上扩大的。卧室千篇一律,每间都有朝向庭院的门和窗户。北面的那排房间依次是绘图室、实验室及摄影室。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门廊。另一侧的房间布局与这一侧大体相同。和餐厅相通的是办公室,那里存放着各种文件,编目和打字工作也都在那儿进行。和劳得拉夫人的卧室相对应的是拉维尼神父的房间,他被分配了一间最大的卧室,同时他也用这个房间做翻译破解碑文的工作,随便你怎么称呼它吧。
西南角上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