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得久留矣,国兴民旺指日可待。”
太子右詹事冯胜十分满意。
随后举起手。
“我觉得这份答卷,算得上是优卷中的第一品!”
曹国公李文忠也举起了手。
“我也这么觉得!”
“在座的各位,有谁同意,有谁不同意?”
大伙儿几乎没什么意见。
不过,现在大家也只是看到是萧洛安的第一份经义答卷,和第三份策问答卷。
至于第二份的公文模拟和自由论文。
还在韩国公李善长的手中呢。
大家再次把目光投到李善长身上。
“李韩公,如何了?怎么看这么久?”
“这答卷上到底有什么,你都看了老半天了。”
良久后。
韩国公李善长才抬起头来。
他长舒了一口气道:
“你们看看这篇《吾父县令》吧。”
大伙儿齐刷刷把脑袋凑过来。
太子右詹事冯胜道:“这样吧,既然这篇文章如此出众,那我们是不是得开个会?”
“行!开会,开会!”
大家带着萧洛安的三份答卷。
一起来到旁边的方桌边上。
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监察御史袁凯、太子右詹事冯胜等等国之重臣。
此刻全都围坐在一起讨论萧洛安的试卷。
照旧的。
还是由监察御史袁凯来念文章。
他拿着答卷,字正腔圆地念起来。
“《吾父县令》”
“吾父萧长青,于洪武十年辞世,享年五十二龄。道士出身,师承老华山派,曾任河明县九品县令一职,彼此生休称英雄,黄土尽蒙矣,只唤作老翁。”
“吾父一生跌宕如暮鼓晨钟,前半生立于华山,端是拂尘,遵道家之行规,清心修性,心甚德之。”
“然,元末天下大乱,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