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杌子见对方认出自己,激动地连连点头。
“去!”男子赶紧一甩胳膊将大黑狗撵开,一把扯去杌子口中的烂裤叉将他扶起,边替他解绳子边上上下下打量好久,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真是缘聚缘散天注定,想不到咱兄弟俩竟会在这里见面!”
杌子更是百感交集激动万分,好久才号淘一声:“大哥!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呢……”
男子见杌子狼狈不堪腿也瘸了,亦是心疼感慨与杌子抱头相泣,哽咽道:“那日我们被武警包围,一个也没逃掉!幸亏啊……幸亏你不在名单之列!可……可是你这腿咋瘸了……”
“唉……我没事,”杌子,心酸不止含泪感叹:“说来话长……不说也罢,只要大哥没事一切就都好!”
杌子一口一个大哥叫着,仿佛见到了亲人。
原来,这位雍德丐帮未来的大杆子不是别人,正是此前杌子在於陵县城踩盘子冲撞的大贼头杜仙斋。
说到这杜仙斋,不能不仔细交待一下背景。
话说,自民初以来战乱频发民不聊生,丐帮几经支离分解,在全国各地分化为大大小小数百个分支,由于人心不齐帮规帮纪日益涣散,有一些直接就演变成了贼帮匪帮,原先秉持的“十穷”“八要”“十戒”等诸多千百年的教义法度就成了一纸空文,再无道义和正气可言。
不过,作为当时京杭大运河两岸的重要口岸,雍德城也是丐帮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此地丐帮人多势众,在全国亦是颇具分量。而雍德丐帮大杆子,也就是杜仙斋的父亲杜化铭,在解放前乃是远近闻名的义丐,干得是劫富济贫惩奸除恶的义举,并且曾经组织过帮众抗日反伪,实属一股清流,一度名震八方。
解放前夕,各地丐帮开始瓦解,许多解放区的丐帮子弟加入了贫民互助会,解放后经过收容教育改过自新。自此要饭的分了地,妓/女进了厂,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当然,当初也有一大批以黄衣派(以前旗人子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