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晦涩难懂,时常思路掉线会不知所云?”个人以为“阅读之中设置壁障和门槛”是必要的措施,先行条件是我为其规划了流动的方向和可能面对群体,所以专有名词和哲学奥义我都不会做出改动,遵从内心的节律以及表达我也不会试图扭转,在大多数分享的作品之中,难度都是呈现“陡增”趋势,我想在文本中表达的东西是单一性的,就像浓缩的一颗胶囊药物,大篇幅的书写是让这杯思想的水逐渐融化那个关键句子,搅合成一杯琥珀色晕影的苦味液体,这个东西不好接近,所以我感谢那些硬着头皮喝下去并且给予我反馈的朋友们,原谅我这种本意并非“炫技”的举动,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我的读者们足够机智和凌厉,有着自己的眼光来看同一篇故事,而非简单一句“挺好的”或是“看不懂”敷衍了事。放大格局来说,我所创作的文本还局限于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说,人物活动空间和伸张都是有限度的,实在没有机会打造一只振翮的斑斓风筝,充其量只是编了一根带子,去飞扬,去舒展。
我尽可能将文本讲仔细,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沉浸其中,跌落进人间流火和你一同行走,而非高屋建瓴给出我的思路和答案,给你迷宫的地图走到尽头,这太没意思了。教育伦理心理宗教哲学符号以及文学纵深沟壑,其中牵连自不消说。我并不奢求每一个人都会喜欢这一类的文本,却也希望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付出时间去咀嚼,“时间”是对于读者和作者的最好流通货币,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无言。
当然“阅读门槛”这个东西并非一定要是鲤鱼跳龙门那种究极形态的进化,这与指向和体裁都有关系,比如坚持每周练笔不断的同时我还在连载一本长篇的小说,写一点罗曼蒂克的故事放松,从大学的校园里起步,男主女主男一男二女一女二彼此碰撞欢欢喜喜。那么在这样的故事中设置极高的阅读门槛是不明智的,放松状态的大脑需要的是舒缓,是一种不费力的体悟,并且我还需要笔下的人物进入到我之为我的容器之中,以自身为母本去构造语言,他首先应当是有趣的,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