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干旱时,水库可以放水,滋润需要水的田地。
但这一笔资金,真是太大了,五千万两银币的预算。
这简直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帝国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这个朝代从兴起到灭亡,用在兴修水利的费用上,那也没有五千万两银币这么多。
至于工部尚书方以智提出的修建道路,首相钱明义认为这个工程不算急切。
有铁路沟通各大城,联通各地的水泥路还没有残破到必须修缮的地步。
他认为工部尚书方以智说的没错,但又不能答应这个条件。
工部拿走一半,其他的部门怎么办?
他作为内阁首相,对于下属要做到不偏不倚,这才能有足够的威信。
首相钱明义一时之间无法拿定主意,向着皇帝苏河躬身行礼道:“陛下,请您做决断。”
皇帝苏河看向首相钱明义的做法,他就知道首相钱明义心中支持工部尚书方以智的做法。
首相钱明义反对,他可以直接驳回不切合实际的预算。
华夏经历数千年的重农一商,他们有这个想法不奇怪。
皇帝苏河也支持工部尚书方以智的想法。
他刚占据陕甘地区时,就花费大力气兴修水利。
皇帝苏河知道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之前民间各地有良田和薄田之说。
良田就是紧挨河边的田,不需要自己挑水,就能灌溉田地。
薄田是远离河边的田,必须要靠人力挑水才能灌溉。
帝国没成立之前,农村的水源也掌握在士绅的手中。
底层的小民想要去河边挑水,都没有那个能力,只能在薄田上种一些高粱、菽米等耐旱作物,靠天吃饭。
良田与薄田的价格相差足有数倍之多。
帝国兴修水利之后,水渠引到每一亩田旁边,所有的土地都变成良田。
帝国现在主要收入完全依靠工商业,但必须要拿出足够的资金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