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想顺势用这个借口,剥夺了自己的兵权。
自古手握重兵,且功高盖主的将军,哪儿一个能得善终,他父亲,岂不是最好的例子。
即便宋行远与他交情匪浅,但是焉能保证帝王不多变呢。
再说,他不单单握有兵权,另一个身份还有一个大商会,并有江湖门派,彼时对宋行远是帮助,此时,就是忌惮。
当他在战场上时,就已经收到了密信,宋行远暗地里打压了很多次禹都,甚至主动提拔已经式微的才迎。
他早知道,终有一天会被忌惮。
所以当宋行远提出册封他为怀顺王,让他上交兵权,前往黎关的时候,他同意了。
若是再待下去,势必有一天,这最后的情谊都保不住,他不在乎那些名利,那就退步吧。
但这次退步,意料之中,也可以说意料之外。
因为沈君承猜测宋行远会让他去北城,毕竟那边离他最远,犄角旮旯,且实在没有什么发展之途,却不曾想,他给的,是黎关城。
黎关虽然看着贫瘠些,但是占地广,光照足,牧畜业不错的,好好打理,有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它地处西关,比邻蜀国,右边就是赤城,可谓是一个三岔线。
这个位置还是蛮敏感的,沈君承以为按照宋行远的多疑,不会派他镇守这个要位,毕竟靠近这蠢蠢欲动的两国,他又如此忌惮自己夺权,就不怕自己被策反?
他当时就好奇问了,然宋行远大大咧咧道:“这个不担心,你跟周清,势不两立,朕很清楚。”
“还有那蜀国,还想把公主嫁给你,破坏你夫妻感情,朕就更不担心了。”
他还慷慨的给他拨了三万兵权,让他防守,并语重心长的说了句,“边关要地,唯有沈兄在此,朕才可以安心治国,一切,就拜托沈兄了。”
沈君承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忽的想到了初见,他恳求自己支持的时候。
那时,他还什么都没有,就想空手套白狼,说的可是比这诚恳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