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了这个时候的春闱,也会在自己的店铺里面,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引来这些文人们关顾。
“听说今日望北楼举办斗诗会!谁的试写得好,得到最多人认可,就可以夺得魁首!魁首可是能够获得望北楼的一桌招牌菜呢!”
“这是菜的问题吗?有钱什么吃不到?这要是能够当众夺得魁首,这名声不就有了?”
“正是这话!这时候是主考官访问众赴试人员的名望才德的时候。如果能够传出好名声,考试的时候,不就多了一分把握了吗?”
不少长安城的百姓,都在议论着这些天各家举办的文会。
这些文会形式各有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
大家都是在依托文会战事自己的才华,以期望获得更好、更响亮的名声。
每年这种时候,都会有许多人获得才子的名声。
那些名门公卿、社会贤达,有时候也会听到某些人的名声。
于是在看投递到自己门下的那些诗集作品的时候,或许就会有偏重。
今日便有许多人聚集在望北楼,想要看看,是哪位公子,能够拔得头筹。
而李承乾正好闲来无事,李恪也想要到宫外看看,现在水泥铺路的事情如何了,进度怎样,就让李承乾陪着他一起到宫外走一趟。
李承乾本来是不想出去的。
但是他转念一想,李恪若是想要当太子,那就不能不识民间疾苦,总要到外面去亲眼看一看,体会一下百姓的生活,去感受一下,才能够增长阅历。
许多事情,说出来都显得不够真实。
总要亲自去体会一下,才能够明白,其中的真意。
李承乾可不希望李恪就此成为一个小宅男,就知道加班。
闭门造车,那是什么都研究不出来的。
所以李承乾便勉为其难的跟李恪出来了。
他们两人请示过李二,李二觉得这两人出去看看也好。
但是他本人没有空闲时间,就让原来的秦王府十八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