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果然不适合当这个太子,更不能当皇帝。
李承乾担心自己的格局太小,影响到李恪。
他自己当不成太子没什么,他本来就不想当太子。
不适合的话,就更好劝说李二了。
但是他准备的接任者,却不能格局太小了。
李恪没有他这种情况,他本身就是个皇子。
如果一步步按部就班来的话,李恪也会被教导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子,拥有旁人家的公子哥,所没有的大局观。
因为教导这些皇子的官员,会从大局出发分析问题,并且将之传授给这些皇子。
这是李承乾所不自信的方面。
他所有的,是现代的那些经验和庞大的信息量。
他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对于某些问题,他知道有效的方法。
但是这些都不是他想出来的,他只是个历史的搬运工而已。
李承乾觉得,自己在指点李恪的时候,要更加的小心注意了。
不然的话,要是让李恪学了些不怎么好的东西,那就是罪过了。
他还指望着李恪代替自己,当这个太子呢!
而此时长安城,乃至天下的百姓,都不知道,李承乾在不经意之间,为他们谋取了一大福利。
以后他们可以不必跪坐了!
许多的匠人,又多了一条赚钱的路,一个赚钱的选择。
但是现在的长安城依旧很是热闹。
春闱都已经在准备了,那些要参加这次春闱的生徒和乡贡的举人们,也都已经赶到了长安。
所以近日在长安城,就经常能够看到那些青年才俊,在公卿名门府邸前徘徊。
有关系的自然可以托关系,没有关系,有钱的,还可以使出金银攻势。
要是都没有的,就只能自己多跑几趟,多打听一下正直清廉的官员有哪些了。
为了扬名,这些赴试的文人才子,纷纷举办文会。
就连长安城中的一些酒楼、客栈,都习